时间: 2024-08-01 15:55:58 | 作者: 爱游戏平台
近年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逐渐完备金融扶贫政策体系,调动全金融系统力量集中攻坚,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贫穷的地方。其中,险企在银保监会的引导下积极地推进保险扶贫,防止贫困人口因灾、因病返贫。
在保险扶贫过程中,险企遇到了哪一些问题,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推广,保险扶贫与主业如何联动,诸多问题都是保险业关心的热点线号院”带着这样一些问题于今年9月底实地走访了中国太保结对帮扶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和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以寻求答案。
从“金融1号院”采访的情况去看,目前中国太保从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保险扶贫、健康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干部挂职等7个方面推动扶贫落地,助力上述两镇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稳定脱贫,扶贫效果显著。
在上述众多的扶贫策略中,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目前中国太保对产业扶贫的投入最多,效果也最明显。这一扶贫之策,也帮助上述两镇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恒温库房就是中国太保产业扶贫的一个项目。2018年9月,中国太保产险派驻干部陈洪威来到铁沙盖镇后,走村入户,实地访问贫困户,与镇、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一起分析致贫原因。
经过陈洪威调研,发现当地每年9月底,胡萝卜、葵花等农作物迎来收获季并大量涌入市场,但这一时段市场供应集中,农作物往往卖不出好价钱,如果再遇滞销,农作物只能烂在地里。这不仅是这一带农民的苦恼,也是致贫的原因之一。找到问题症结后,中国太保提出建恒温库的方案,以解决当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方案落地后,中国太保拿出260万元援助资金,经过一年多时间,建成了占地11500平方米,可储放近1000吨胡萝卜,20吨冻肉的恒温库。“金融1号院”实地走访恒温库看到,在一片空旷的地上矗立着一字排开的十个大型库房,走进库房中,房中温度调节设备齐全,清凉恒温。
“去年秋季自己种的葵花卖不出了,村干部提醒我可以不要钱放入恒温库,待价格好时再卖,我把全部葵花放入恒温库,今年开春才卖完,减少损失5000元。”九股泉村民王金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除恒温库外,在产业扶贫上,中国太保还有更多的举动:投入30万元推动开展阿牧嘎查蒙根高勒种养殖合作社奶制品厂升级项目;拟投资200万元参与白音察干镇万吨柠条加工项目等。
位于白音察干镇阿牧嘎查的蒙根高勒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恩克一边向记者介绍着一桌子的传统奶制品,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道:“这些奶制品已确定进入了北京的超市,等下周检验设备到了,就能申请网上销售资格了,到时候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蒙古族传统奶制品了。”
一直以来,传统手工制作的方式使生产规模受到限制,而现代化的生产线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率。在了解了蒙根高勒种养殖合作社升级是白音察干镇政府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后,2019年,中国太保寿险投入30万元为合作社新增加了两条现代化奶制品生产线,助其改善生产模式,扩大生产规模。
经过消毒后,记者进入了太保投资的合作社奶制品加工车间,发酵产生的特殊味道扑面而来,两名工人正在用奶渣制作小零食。恩克指着两条新增的生产线和记者说,设备投产后,产品产量明显提升。两条生产线户贫困户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就业岗位,使每户的年收入又增加了5000元左右,同时,周围牧民通过出售鲜奶,每户每年至少增收800元。
另外,中国太保还通过网红带货的方式,来打通产品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太保通过“彩虹平台”主动购买内蒙古农副产品实现帮扶金额逾1600余万元。来自“两镇”的杂粮礼包、藜麦、胡麻油等农副产品,成为平台畅销的“网红”产品。
在察右中旗党政机关大楼8层,竖立着一块巨大的屏幕——察右中旗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数据,让时刻关注着察右中旗临贫、易贫人群医疗自付费情况。
为了确保脱贫不返贫,中国太保为处于贫困边缘的特殊人群量身定做了“防贫保”产品,为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的主要风险提供保障。在察右中旗,当地政府将年人均净收入在4000元到6000元的4.6万名“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这两类临贫、易贫人群纳入“防贫保”的保障人群,使他们在基本医保、大病统筹、民政救助后,再多一重保障。
考虑到察右中旗、察右后旗政府财政资金紧张,在2019年度、2020年度总计1039.67万元保费中,中国太保产、寿险捐资430万元,察右中旗政府、察右后旗政府、银保监会机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学会及帮扶后旗的另外9家保险公司共捐资600余万元,实现了“防贫保”在两地的全覆盖。
家住察右中旗铁沙盖镇五间窑村的刘东升,日子本就不宽裕的他在2019年确诊尿毒症。“去年一年就花了15万元,报销完了自己付了1.5万元。防贫保报了1.3万元,自己花了3000多。”刘东升和记者说,这1.5万元也是父母东拼西凑的,自己开始并不知道还有防贫保能报销,是国家把好政策送到了家门口。
刘东升的情况是通过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发现的。据介绍,察右中旗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可以安全读取当地扶贫办、医保局、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的有关数据,再根据设定的预警规则,监测出有可能新发致贫和返贫的参保人员。然后,中国太保产险工作人员做出详细的调查核实,再经过结果反馈、评议公示、审批备案等环节,参保人员就可以拿到赔款。“在没这个平台的时候,我们应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核实数据,从申请到理赔需要两个月之久。现在,从预警到赔款到账仅用10天(包括7天公示期)。真正的完成了‘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 中国太保产险内蒙古分公司有关人员说。
从2019年9月上线至今,察右中旗防贫保预警监控平台共筛选预警数据693条,自行申报11条,疑似理赔查勘数据的98%可通过系统自动筛选得出。经过初步核实,符合理赔查勘条件的数据582条,中国太保支付赔款239.41万元,直接防止444人因病致贫返贫,全旗实现了“零返贫”和“零致贫”。
据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庆伟介绍,中国太保目前开展的各类扶贫项目共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约641.36万人,为贫穷的地方提供总保额2.73万亿元;防贫保覆盖26个省561个县区逾1亿临贫易贫人口,累计支付防贫救助金3.34亿元。
孔庆伟表示,近年来,中国太保积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聚焦“三区三州”深贫地区,充分的发挥保险主业优势,依托“精准脱贫”与“精准防贫”双轮驱动,彰显保险行业责任担当。